
能源日訊[3396期]2023-04-14
-
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.89萬億元 同比增長4.8%
4月13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,介紹一季度外貿進出口情況。據海關統計,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.89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4.8%。其中,出口5.65萬億元,同比增長8.4%;進口4.24萬億元,同比增長0.2%。
-
1-3月份山西省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.7%
4月10日從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了解到,一季度,山西電力發展勢頭良好,發用電、外送電及新能源消納增幅明顯。1~3月山西全省發電量同比增長9.9%,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.7%,為歷史同期最好水平;新能源并網發電量207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25.2%。
-
江蘇累計引入跨區電力能源超1萬億千瓦時
截至目前,江蘇境內7條跨區電力輸送能源通道已累計引入電量超1萬億千瓦時。為提升對外來電力能源的接受能力,目前江蘇電網建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3354座、輸電線路10.9萬公里,初步已形成以“一交四直”特高壓混聯電網為骨干網架、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智能電網。據介紹,江蘇全年電力消費總量由2012年的4581億千瓦時增長至2022年的7400億千瓦時。
-
3月份全國進口煤炭4116.5萬噸 同比增長150.65%
海關總署4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我國2023年3月份進口煤炭4116.5萬噸,較去年同期的1642.3萬噸增加2474.2萬噸,增長150.65%。較2月份的2917萬噸增加1199.5萬噸,增長41.12%。2023年1-3月份,我國共進口煤炭10182萬噸,同比增長96.1%。
-
3月份中煤能源商品煤產量同比增長12.4%
中煤能源4月12日發布的公告顯示,2023年3月份,中煤能源商品煤產量為1171萬噸,同比增加129萬噸,增長12.4%;環比增加111萬噸,增長10.5%。3月份,中煤能源商品煤銷量為2883萬噸,同比增長18.1%,增幅較上月擴大10.6個百分點;環比增加702萬噸,增長32.2%。2023年1-3月份,中煤能源商品煤累計產量3330萬噸,同比增長9.2%;累計銷量7477萬噸,同比增長7.5%。
-
國際油價13 日下跌
國際油價4月13日下跌。截至當天收盤,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.10美元,收于每桶82.16美元,跌幅為1.32%;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.24美元,收于每桶86.09美元,跌幅為1.42%。
-
國家能源局劃重點:確保國內原油產量長期穩定在2億噸水平
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4月12日表示,我國能源行業將聚焦能源安全保障、清潔低碳轉型、科技自立自強、體制機制創新、加強國際合作等5個方面,推進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。這是章建華在國新辦舉行的“權威部門話開局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的。他表示,一方面,發揮好煤炭“壓艙石”作用,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,確保國內原油產量長期穩定在2億噸水平,天然氣自給率不低于50%。
-
陜西新能源日發電量突破2億千瓦時
4月8日從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:4月1日,陜西新能源發電功率達到1263萬千瓦,新能源發電量達2.05億千瓦時,實現歷史性突破。據了解,截至4月5日,2023年陜西省新能源累計發電量達102.1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21.7%。其中,風電發電量達61.2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30.3%;光伏發電量達40.9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10.8%。
-
《2022中國氣候融資報告》發布
2023第二屆中國氣候投融資國際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,會議期間發布的《2022中國氣候融資報告》顯示,據測算,為實現我國2030年“碳達峰”目標,自2021年起累計綠色投資需求的保守估計為14.2萬億元人民幣。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開展以來,截至去年底,23個試點地方共儲備氣候投融資項目超1500個,涉及資金近2萬億元。